Home 北美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巴黎AI峰会的发言(全文)
北美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巴黎AI峰会的发言(全文)

Share

感谢热情的介绍。

首先,我要感谢马克龙总统举办此次活动,当然还要感谢昨晚美味的晚餐。晚餐时,马克龙总统看着我问我是否愿意发言,我说,总统先生,我来这里是为了享受美好的陪伴和免费的葡萄酒,但今天我必须通过自己的表现来赢得这些。

当然,我还要感谢莫迪总理的到来以及他对此次峰会的共同主办,也要感谢在座的各位的参与。

我今天早上来这里,不是要谈论人工智能的安全性,这是几年前会议的主题。我来这里是要谈论人工智能的机遇。

当像这样的会议召集起来讨论一项前沿技术时,我认为我们的反应往往是过于谨慎、过于规避风险。但我还从未遇到过一项技术突破,如此明确地要求我们做出截然相反的反应。

我们的政府——特朗普政府——相信,人工智能将在经济创新、就业创造、国家安全、医疗保健、言论自由等方面产生无数革命性的应用。现在限制其发展,不仅会让该领域的现有企业不公平地受益,还会使我们有生以来见过的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陷入瘫痪。

考虑到这一点,我今天想主要讲四点。

第一,本届政府将确保美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继续成为全球的金标准,并确保我们成为其他国家——当然还有企业——在扩大自身人工智能使用时的首选合作伙伴。

第二,我们认为,对人工智能行业的过度监管可能会扼杀一个正在起飞的变革性行业,我们将不遗余力地鼓励促进人工智能增长的政策。我希望这种放松监管的风味能够渗透到本次会议的许多讨论中。

第三,我们坚信,人工智能必须免受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美国的人工智能不会被强行变成专制审查的工具。

最后,第四点,特朗普政府将为人工智能保持一条有利于劳动者的增长道路,使其成为在美国创造就业的有力工具。

我很赞同莫迪总理的观点。我真的相信,人工智能将促进人们提高生产力,它不会取代人类。它永远不会取代人类。我认为,人工智能行业的许多领导者在谈论对取代劳动者的恐惧时,真的错过了重点。我们相信,人工智能将使我们更加高效、更加繁荣、更加自由。

美利坚合众国是人工智能的领导者,我们的政府计划继续保持这一地位。美国拥有贯穿整个人工智能堆栈的所有组件,包括先进半导体设计、前沿算法,当然还有变革性的应用。

现在,这个堆栈所需的计算能力对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至关重要。为了保障美国的优势,特朗普政府将确保最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在美国建造,使用美国设计和制造的芯片。

当然,仅仅因为我们是领导者,并不意味着我们想要或需要孤军奋战。让我在这一点上明确一点:美国希望与在座的各位合作,我们希望以开放和合作的精神,共同踏上摆在我们面前的人工智能革命之路。

但要建立这种信任,我们需要能够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造的国际监管制度,而不是扼杀它。我们需要我们的欧洲朋友,特别是以乐观而不是胆怯的态度看待这个新前沿。

现在,美国在前沿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并非偶然。通过保持开放的监管环境,我们鼓励美国创新者进行实验,并进行无与伦比的研发投资。

在2028年预计用于人工智能的7000亿美元(左右)中,超过一半可能会投资在美利坚合众国。

本届政府不会扼杀那些生产出一些最具突破性人工智能应用的初创企业和研究生。相反,我们的法律将为大科技公司、小科技公司和所有其他开发者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随着总统最近签署的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我们正在制定一项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该计划将避免过度谨慎的监管制度,同时确保所有美国人都能从这项技术及其变革性潜力中受益。

我们邀请你们的国家与我们合作,如果这个模式对你们的国家有意义,就请遵循这个模式。然而,特朗普政府对一些外国政府正在考虑对拥有国际业务的美国科技公司加紧限制的报道感到担忧。美国不能也不会接受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不仅对美利坚合众国,而且对你们自己的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美国各种规模的创新者都已经知道应对繁琐的国际规则是什么感觉。我们许多最具生产力的科技公司被迫应对欧盟的《数字服务法案》以及该法案在删除内容和监管所谓虚假信息方面制定的庞大规定。

当然,我们希望确保互联网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但是,阻止捕食者在互联网上伤害儿童是一回事,而阻止一个成年人访问政府认为是虚假信息的观点则是另一回事。

同时,对于较小的公司来说,遵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意味着要支付无尽的法律合规成本,否则就要冒被处以巨额罚款的风险。

现在,对一些人来说,避免这种困境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一开始就屏蔽欧盟用户。女士们、先生们,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我认为,我们所有人的答案都应该是“不”。

在能源方面,没有什么问题比监管更让我们担忧。再次感谢会议上许多人的发言,因为他们认识到,我们现在正站在一个人工智能行业的前沿,这个行业渴望获得可靠的电力和高质量的半导体。然而,我们的许多朋友一方面在去工业化,另一方面又在将可靠的电力赶出他们的国家和电网。

人工智能的未来不会通过对手安全的担忧而赢得,而是要通过建设——从可靠的发电厂到能够生产未来芯片的制造设施——来赢得。

就我个人而言,最让我对人工智能感到兴奋的是,它植根于真实的实体经济。

这个行业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坐在电脑屏幕前编程的聪明人。它取决于那些用手工作的人,即使机器人将改变我们的工厂。它肯定会让我们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更好地治疗疾病,但它也将取决于那些医疗保健提供者、那些医生和护士产生的数据。

我相信,它将帮助我们在未来创造和储存新的能源模式。但就目前而言,除非世界建立起支持人工智能的能源基础设施,否则人工智能无法起飞。

我认为,过去20年的技术创新常常让人联想到聪明人盯着电脑屏幕,在比特的世界中搞工程,但人工智能经济将主要依赖并改变原子世界。

此刻,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工业革命的非凡前景,这场革命将与蒸汽机的发明或贝塞麦转炉钢相媲美。但是,如果过度监管阻止创新者承担推进发展所必需的风险,那么它永远不会实现;如果我们允许人工智能被那些寻求利用这项技术审查或控制用户思想的大型玩家所主导,那么它也不会实现。

我想问,如果你退后一步,问问自己:是谁在最积极地要求我们——也就是今天聚集在这里的政治领导人——采取最积极的监管措施?这往往是那些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的人。当一个大型在位者来找我们要求制定安全规定时,我们应该问问,这项安全规定是为了我们人民的利益,还是为了在位者的利益。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目睹了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通过人工智能推进不受欢迎的,而且我认为是完全违背历史的社会议程。在美国,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试图告诉我们,乔治·华盛顿是黑人,或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远征军实际上是女性。

现在我们对此一笑置之,当然,这很荒谬,但我们必须记住从这个荒谬时刻中吸取的教训。我们从中得到的是,特朗普政府将确保在美国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免受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并且永远不会限制我们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我们可以相信我们的人民能够思考、消费信息、发展自己的想法,并在开放的思想市场中相互辩论。

我们还看到,敌对外国对手已经将人工智能软件武器化,以篡改历史、监视用户和审查言论。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与其他技术一样,一些威权政权偷窃并利用人工智能来加强其军事、情报和监视能力;获取外国数据;并制造宣传舆论,破坏其他国家的国家安全。

我要明确一点。本届政府将阻止此类行为,彻底阻止。我们将保护美国的人工智能和芯片技术不被盗窃和滥用,与我们的盟友和伙伴合作,加强和扩大这些保护,并切断[删除:对手][改为:敌对方]获取威胁我们所有人民的人工智能能力的途径。

我还想提醒今天在座的国际朋友们,与这样的政权合作,从长远来看是永远不会得到回报的。从闭路电视到5G设备,我们都熟悉市场上那些由威权政权大力补贴并出口的廉价技术。

但我知道,而且我想在座的一些人也有从经验中得知,与他们合作意味着将你的国家束缚在一个威权霸主身上,这个霸主寻求渗透、扎根并夺取你的信息基础设施。

如果一个交易看起来好得令人难以置信,那就请记住我们在硅谷学到的那句老话:如果你没有为产品付费,那么你就是产品。

最后,本届政府想要明确最后一点。我们将在人工智能政策中始终把美国劳动者放在中心位置。我们拒绝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纯粹具有破坏性的技术,这种技术将不可避免地使我们的劳动力实现自动化。我们相信,并且将努力争取那些确保人工智能将使我们的劳动者提高生产力的政策,我们期望他们将获得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福利,以及更安全、更繁荣的社区作为回报。

从法律到医学,再到制造业,人工智能最直接的应用几乎都涉及补充,而不是取代美国劳动者所做的工作。

结合本届政府以劳动者为先的移民政策,我们相信,一支准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美国劳动力将吸引那些将部分岗位外包的企业的关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确保美国拥有世界上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我们的学校将教授学生如何管理、如何监督以及如何与人工智能工具互动,因为它们将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人工智能创造新的工作和行业,我们的政府、企业和劳工组织有义务共同努力,不仅为美国劳动者,而且为全世界劳动者赋能。为此,对于联邦政府做出的所有重大人工智能政策决策,特朗普政府将确保美国劳动者在决策中有发言权,我们为此感到非常自豪。

我已经占用了大家太多时间,所以我想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结束我的发言。这是一个美丽的国家,马克龙总统,我知道你为此感到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自豪。昨天,我带着我的三个孩子和格拉维特将军一起参观荣军院时,他友好地向我展示了属于我们革命时期最亲爱的国际朋友——当然是拉法耶特侯爵——的佩剑。

现在,我已经占用了大家不少时间,所以我想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结束我的发言。这是一个——美丽的国家,马克龙总统,我知道您为此感到自豪,也应该为此自豪。昨天,我带着我的三个孩子和格拉维特将军一起参观了荣军院,他非常友好地向我展示了在我们自己的革命中,美国最亲爱的国际友人——当然,就是拉法耶特侯爵的佩剑。

他让我握了握那把剑,但当然,他事先让我戴上了白手套,这让我想到了这个国家,法国,当然也想到了我自己的国家,以及我们用像那把军刀这样的武器共同建立的美丽文明——这些武器在错误的人手中是危险的,但在正确的人手中,它们是通向自由和繁荣的不可思议的工具。

我不禁想到了今天的会议。如果我们在其他可能被视为危险的事物上——比如人工智能——选择了错误的方法,选择束缚自己,那么这不仅会改变我们的GDP或股市,还会改变拉法耶特和美国开国元勋们着手创建的项目的未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安全顾虑都可以被抛诸脑后。但重点很重要,我们现在必须专注于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释放我们最杰出的创新者的潜力,并利用人工智能来改善我们国家和人民福祉。

我可以满怀信心地说,这是特朗普政府不会浪费的机会,我们希望今天在这里聚集的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感受。谢谢大家。愿上帝保佑你们所有人。(掌声。)

本文配图来自白宫官网;由文心大模型翻译。一并致谢。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Related Articles

ChatGPT 用户规模再创新高:每周活跃用户突破 8 亿

文/毕研韬 根据数据研究公司 Demandsage 于 2025 年 8 月 14 日发布的统计数据,ChatGPT 的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展现出显著的市场影响力。 截至...

中国网民为何怀念美国的“良心法官”?

正如一位中国网民所言:“我们怀念的不仅是这位法官,更是他代表的那种可能性——正义可以拥有心跳的频率。” 文/唐摩崖 2025年8月,美国罗德岛州法官弗兰克·卡普里奥(Frank Caprio)的逝世引发了全球范围的悼念,其中中国网民的集体缅怀尤为引人注目。这位被称为“全美最善良法官”的88岁老人,为何能跨越太平洋触动中国人的情感?这背后既有卡普里奥个人司法魅力的感召,也折射出公众对司法温度的普遍期待。 一、卡普里奥的司法哲学:法律与温情的平衡 卡普里奥的法庭以处理交通罚单等小型案件著称,但他将每个案件转化为“公民教育与社会支持的机会”。在经典案例中,他曾为送患病儿子就医的96岁老人撤销罚单,也曾用母亲创建的基金会替单亲母亲缴纳罚款。他的名言“在我的法袍下藏着一颗心”成为其司法理念的缩影——既坚持规则,又通过倾听个体困境实现“有温度的正义”。这种风格通过电视节目《Caught in Providence》和社交媒体传播,全球累计播放量破亿,其中中国观众占据了重要比例。 二、文化共鸣:对“青天”形象的集体记忆 中国网民将卡普里奥类比为“美国包青天”,这一称呼揭示了深层的文化心理。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中,包拯、海瑞等清官形象被赋予“体察民情”与“铁面无私”的双重特质。卡普里奥的实践恰好契合了这种期待:他允许孩子参与庭审决定母亲罚款的去留,既维护法律权威,又通过互动传递司法的人文关怀。儒家“哀矜折狱”(审判中体现怜悯)的理念,也在他的实践中得到跨文化印证。 三、制度反思:对司法人性的期待 中美司法体系的差异为这种怀念提供了语境。中国以成文法为主,强调“多元解纷”机制缓解案多人少压力;美国普通法则更依赖法官的自由裁量。卡普里奥的案例让中国网民看到,即使在高度程序化的西方司法中,个体法官仍能通过裁量权实现实质正义。这种观察激发了对于“机械执法”的反思——有网友评论:“他证明法律可以既是利剑,也是盾牌”。...

如西方与中国角色互换,西方还会打压俄罗斯吗?

答案:不会。若完全置身于当下中国的位置,那么西方对俄政策将以合作与调停为主,而非全面打压。 文/ChatGPT + 毕研韬 一、逻辑前提:角色彻底互换的含义 所谓“角色互换”,并非仅是地理位置调换,而是整体战略身份与价值框架的置换: 换言之,若西方成为今天的“中国”,它们就必须以中国的逻辑来处理俄乌冲突。 二、价值观与战略目标的改变 三、政策选择的合理路径 在角色彻底互换后,“西方=中国”的政策路径应当是: 四、结果推演 由此可见,如果西方真的处于中国的位置:...

中国经济放缓,会加速西方“去中国化”吗?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正引发全球关注,西方‘去中国化’战略会因此加速吗?本文从供应链、投资流向与技术反制三方面进行解析。 文/唐摩崖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2.8%,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下滑11%,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三个月位于49.1的收缩区间。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愈加显著,西方国家在供应链安全和产业自主方面的战略调整加速。然而,实际的“去中国化”进程受到市场规律、产业现实和成本考量的显著制约。 二、供应链多元化加速推进,但面临客观瓶颈 在贸易摩擦与经济放缓的双重压力下,跨国企业正积极推动产能分散。例如,惠普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90%的北美销售产品转移至中国以外生产,苹果公司亦将30%的iPhone组装产能迁至印度。 这种调整主要集中于终端制造环节,而上游产业链仍高度依赖中国。世界贸易组织2024年报告显示,中国占据全球中间品贸易28%的份额。 转移过程遭遇的现实挑战不容忽视:越南面临8000兆瓦的工业用电缺口,印度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物流成本增加35%。 三、直接投资流入承压,但未出现净流出 资本流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净流入45亿美元,创1992年以来最低水平。 2025年上半年,外资态势呈现分化:制造业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如电子设备行业降幅达18%),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外资同比增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