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无界传播评论组
导语 中美贸易摩擦早已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关税飙升不只是损人不利己,而已成为一种“对抗的象征”。要想打破僵局,不能只靠喊话或强硬表态,而需要从更深层的认知和策略上动脑筋。《无界传播》提出“双轨并进”的思路:借助第三方调解的“缓冲地带”,恢复两国之间的直接对话。
一、关税数字升高的背后,不只是经济问题
2025年春,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已高达245%。这个数字的意义早已超出经济范畴,变成了某种“政治宣言”。对美国政界来说,对华强硬已变成了选举语言的一部分;对中国来说,这种高关税是一种霸权压制,是关乎国家尊严的大事。这就使双方都骑虎难下。谁先走第一步,很可能被国内外舆论视为“软弱”或“投降”。于是,谈判变得极为困难。
二、引入第三方:创造一个“台阶”
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第三方调解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欧盟、新加坡、瑞士这样的国家或组织,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可以在中美之间搭建一个中立的沟通平台。
第三方的作用,不只是协调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为双方提供“下台阶”的理由。例如,在气候变化、全球公共卫生、发展援助等议题下重新谈合作,就能让关税问题从“对抗”变成“协调”。这是一种“借题发挥”的技巧,让双方避免正面碰撞。
三、不能只靠中间人:直接对话才有实效
当然,单靠第三方还不够。如果两国始终拒绝面对面沟通,真正的政策调整就没法实现。
中国可以推动恢复中美之间的高层经贸对话,比如设立“关税缓冲窗口”或者“贸易试验区”;美国可以通过任命特使等方式,跳过国内复杂的政治争议,进入更务实的沟通轨道。
最关键的是:用技术性语言来处理政治性分歧,让对话变得“不那么政治”,从而恢复信任。
四、“双轨并进”:两种方式配合使用,才能真正破冰
很多人会以为:要么找中立方调解,要么就两国自己谈,不能两者同时进行。但实际上,最有效的方式可能就是“两条腿一起走”。
第三方负责营造气氛,降低紧张度;直接对话则可以真正谈实质问题。这种组合策略可以突破“谁先让步谁就输了”的死结,创造新的互动空间。
五、结语:换个角度看问题,才能真正走出困局
打破僵局,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要在当前这种紧张、极化的状态下,重新建立一种可以沟通、可以协商的秩序。这不仅是一个政策层面的挑战,更是一个传播和认知新秩序的重建。
《无界传播》关注的不只是关税数字的起落,更关注这种政策背后隐藏的想象、情绪与身份变迁。只有当彼此不再固守“你是敌人”的思维模式,中美之间的真正对话才能开始。
本文配图由ChatGP他生成,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