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名单,体现中国的外交格局和当今世界的合作版图。
文/唐摩崖
8月28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他们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越南国家主席梁强,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尼泊尔总理奥利,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刚果(布)总统萨苏,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古巴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缅甸代总统敏昂莱。
那么,这个名单里隐藏着哪些外交密码?
一、总体特征
1.周边与发展中国家是基础:中国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这个基本盘是稳固的。
2.多边框架是重要平台:上合组织等由中国参与或发起的多边机制,是其汇聚合作伙伴、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舞台。
3.“一带一路”是重要纽带:这26个国家与中国“一带一路”朋友圈高度重合,印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已不仅是一个经济合作平台,更成为中国与参与国深化政治互信、巩固双边关系的重要战略纽带。
4.与西方关系面临挑战:中国与西方主要国家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和地缘战略上的分歧,使得高层交往在短期内难以全面恢复。
5.与俄罗斯、朝鲜等国的战略协作: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位列榜首,备受国际关注。国际观察者分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复杂国际形势下相关国家之间的战略协调与互动。
6. 全部属于“全球南方”: 所有与会国家都具有“全球南方”国家的典型特征。
7. 周边小国和传统友好国家高度出席,体现中国外交对“邻为先”的重视。
8. 与西方疏远、或在西方制裁压力下的国家集体出现,这是西方分析者的观感。
二、按大洲分布
亚洲国家20位,占77%:其中东亚 2位(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东南亚 7位(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越南国家主席苏林,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缅甸代总统敏昂莱);南亚 4位(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尼泊尔总理奥利,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中亚 5位(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西亚 2位(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
欧洲国家4位,占15%:白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以及地跨欧亚的亚美尼亚。这四个国家是与中国保持传统友好或务实合作关系的国家。
非洲国家2位,占8%: (刚果(布)、津巴布韦)
美洲国家1位,占4%:古巴
大洋洲0位,占0%。
三、多边框架特征
中亚五国全员到齐: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元首悉数出席。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印度缺席,反映了当前中印双边关系的复杂性和战略性困境。
金砖国家5个创始国中,南非、印度、巴西均未出席。2024年新加入的5个成员国中,只有伊朗出席。总体看,各国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地缘战略处境和与中国独特的双边关系来做出独立决定。
欧盟成员国中,只有斯洛伐克出席。
东盟10国(不含东帝汶):出席的有6国(柬埔寨、越南、老挝、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缺席的有4个国家(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文莱)。
欧亚经济联盟(EAEU)5个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全部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