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界传播》编辑部
台湾问题是《无界传播》的重点观察对象之一。自2025年2月14日至2025年7月20日,《无界传播》共发表了10篇有关台湾的文章,数量仅次于中国事务、中美关系这两个话题。事实上,在中美关系的讨论文章中,也有多篇涉及台湾因素。
这10篇涉台文章可大致分成四类:认知战(2篇)、军事安全(3篇)、美国的台湾政策(3篇)、台湾政治与文化(2篇)。具体信息如下:
一、认知战与传播战略类(2篇)
- 台湾成立“认知战研究中心” 2025-02-18
台湾成立“认知战研究中心”,表明台湾将认知领域纳入安全体系。
- 灰色地带冲突:从台湾汉光演习看台海认知博弈困境 2025-07-02
相关演习被解读为“受害者叙事”的舞台布设,旨在引发国际关注、绑定盟友,同时引导国际媒体对台海局势的单向感知。
二、安全与军事局势类(3篇)
1.解决台湾问题最终是西藏模式吗? 2025-03-28
探讨是否可能“借鉴历史统一路径”,但认为“去文化整合”的模式不具现实适用性,更多是国际话语中的“恐吓想象”。
- 台海战争的三种结局 2025-05-22
一是有限冲突后和平统一;二是长期对峙与维持现状;三是外力干预导致冲突外溢。
3.社会韧性:台湾的安全护盾?2025-07-18
台湾通过提升“社会韧性”,将整体社会的应变与复原能力视为对抗混合威胁、维护安全的重要“盾牌”。
三、美国政策与国际话语类(3篇)
1. 美国权威专家警告:特朗普应遏制台湾 2025-05-04
来自战略界内部的美国专家也已开始呼吁“不要被台湾拖入战争”,主张约束“台独挑衅”。
2. “统一与和平”:特朗普是指台湾吗? 2025-05-16
特朗普有关“统一”的表态被分析为模糊战略的一部分,其背后是共和党对台政策正在“去模糊化”。
3. 一直误判台海,华盛顿到底错在哪? 2025-05-18
美国长期误判中国战略耐性与底线,将对台政策建立在“制度性误解”之上。
四、岛内文化与政治氛围类(2篇)
1. 靡靡之音?邓丽君在中国大陆的地位 2025-02-19
虽然邓丽君最初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大陆被批评为“靡靡之音”,但她甜美悠扬的歌声最终赢得了广泛民众的喜爱,成为跨时代的文化象征与心灵慰藉,映射出那个时代对自由与情感释放的渴望。
2.龙应台:台湾的时间不多了 2025-04-05
龙应台发出“时间不多了”的警告,反映岛内文化精英阶层的焦虑。文章认为此类观点表面上是文化焦虑,实则折射的是对“美国保护承诺”逐渐不再确定的集体不安。
五、小结
《无界传播》以“认知脱嵌”为底层逻辑,其涉台文章着力于结构性理解与认知机制解构。在台湾议题上,未来完全可以建立具有学术穿透力与传播辨识度的“无界视角”,成为观察台海事务的“第三只眼”。
《无界传播》不预设立场地诚邀全球关注台湾议题者参与交流,共同维护台海和平。